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6日电 题:(行进中国)蒙古搏克传承的另一种可能:找寻城市节奏
作者:乌瑶
“其实我们做的就是为蒙古摔跤职业化发展找寻到一种可能,提供一种思维。我们对这个社会做了什么贡献?我们推动这样一项传统运动走进城市,帮助他找到在城市发展的节奏。”
36岁的巴根是一个精力旺盛的蒙古族汉子,这些天他正在带领团队筹备将于本周六举办的搏克城市擂台赛年度决赛。经此前八场月赛选出的16位冠亚军将一决雌雄,胜者将有30万的奖金。“我们为了这一场比赛已经准备了两个月。背后的事情太多了。”
搏克,即蒙古族摔跤,与射箭、骑马并称为蒙古族男儿三艺。搏克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元代广泛开展,于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巴根自2003年起开始关注城市中的搏克运动,并于2012年成立公司,致力搏克城市擂台赛。“我从2003年开始关注在城市中举办的搏克比赛,也赞助过。后来我们考察了诸如散打、日本柔道、美国篮球等多种成熟的商业竞技模式,探寻搏克城市擂台赛的可能性。”
“我们想做的,就是让这项有深厚历史积淀、又有群众基础的传统运动,被现代人所接受。”85后的蒙古族姑娘顺子是巴根搏克事业的合伙人,她告诉记者,“我们用现代人的方式进行包装。把搏克搬上10米直径的圆形擂台,加之现场灯光音效,配合以boxing风格主持人的现场解说。都市人是买账的,他是有价值的。人们乐意花钱去看,也能吸引到企业的广告投资。”
“搏克运动很能体现出蒙古人拼搏、平等、崇拜强者的民族精神,是一种正能量。”顺子告诉记者。
“与传统搏克相比,肯定是有所区别的。”草原上的搏克比赛一般都在水草丰美的夏季举行,会吸引周边优秀的搏克手前来,搏克手们会在草原上找一块平坦开阔之处,人们两两分组,开始比赛,摔倒的自动退下,胜者继续较量,直至选出最终冠军。巴根团队的搏克城市擂台赛将比赛场地搬进室内,对部分搏克技巧进行规范、对比赛时限设要求,促使运动员主动进攻。“为的就是使比赛更具观赏性。”
自2012年6月2日“开打”以来,现已举办92场搏克擂台赛,保守估计有近千名优秀的搏克手走上擂台,他们有来自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辽宁等地的业余搏克手,也有来自蒙古国的专业搏克手。现在许多汉族搏克手也被吸引而来。
这两年间,中新社记者也观摩过数场搏克城市擂台赛。场内很high,观众以蒙古族为主,不少人还会特意穿着传统蒙古袍前来观看。很多搏克手体重都二三百斤,身高1.80以上。他们在比赛前会跳着传统的鹰舞、熊舞登上舞台亮相,挨个排开,很有气势。
除了搏克擂台赛,巴根运营搏克的另一条主线是线下健身俱乐部,不仅依靠俱乐部来提供资金支持,也通过邀请业余搏克手与会员互动,来推动搏克在城市中的普及。巴根透露,俱乐部选址要求是在常住人口超十万人的城镇中心,目前已开业8家。
在巴根看来,一种文化能被传承的关键在于与时俱进,蒙古搏克擂台赛正是这样一种迎合当下的探索。巴根告诉记者,古老的传统经过不断的改变才能传承至今。城市化、赛事化是未来博克的一种发展方向。现在蒙古国乌兰巴托的蒙古搏克手大多数都进了城,穿西服,开着车。而内蒙古的搏克手大部分是业余的,主业是放牧,技能也有待继续提升。
“我们希望中国未来也能有职业搏克手出现,他们仅靠搏克就能买车、买房、娶媳妇。也希望能出现像足球先生一样的搏克先生。”谈及未来,顺子也是一脸憧憬。(完)